
【肝鬱是甚麼?】如何避免患上可怕的肝鬱症
肝鬱全稱是肝氣鬱結或「肝鬱氣滯」(Stagnation of liver qi)。「肝」在中醫而言,是主疏洩, 主要的功能有調節氣機、謀慮、藏血與調血,並不是西方醫學中的「肝臟」。肝鬱,首先是一種情緒病,心裡想不開。「肝氣鬱結」,指的就是肝的調節氣機功能失常,氣機不暢所產生的問題,其發生與情緒、壓力關係密切。這個過程就是在傷害肝。現代人因要面對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,有不少人出現肝氣鬱結的表現。這種負面情緒積累久了,肝受不了啊! 表面上看就是食慾小,這裡疼,哪裡痛,月經失調,失眠,嚴重的各種結節,腫塊,淤血等等,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甚麼,反正就是不得勁,豈不知,根源在於消極情緒傷到肝了,中醫上將之稱為肝鬱。 大部份都是因為肝的疏洩功能不好, 情緒(情志)不穩定或者突然之間受到精神刺激,因此憤怒便傷肝。 又有可能是因病邪侵擾,或者其他原因致使肝臟失於疏洩就會引起肝鬱。 肝鬱的表現 臨床上,肝鬱產生的症狀例如胸脅(脅為兩腋下肋骨部位)或臍下腹部兩旁脹痛、竄痛,胸悶˴乳房脹痛、脅肋疼痛、頭痛等時輕時重,痛處不定,急躁易怒、緊張、憂鬱、呼吸不暢、情緒低落